口服液生产废水来源分析
标签:食品废水处理
口服液生产废水主要来源于原料提取、配制、灌装及清洗等多个环节,各阶段排水在污染物种类和浓度上具有明显差异。
在中药材或化学原料的提取工序中,常采用水提、醇沉或酸碱调节等工艺,产生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植物多糖、鞣质、生物碱残留、有机溶剂(如乙醇)及少量色素,COD较高,色度深,部分成分具有抑菌性,可能影响后续生化处理效果。若使用乙醇进行沉淀或精制,废水中还会含有一定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需考虑回收或预处理。
进入配制与混合阶段后,口服液由主药、辅料(如蔗糖、山梨醇、防腐剂、香精等)按比例溶解调配而成,此环节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不合格品废弃液、设备内残留液及调配罐清洗水。此类废水富含糖类、有机酸、表面活性剂及微量药物成分,BOD/COD比值较高,可生化性较好,但高糖高有机负荷易导致系统短时间内负荷激增,且部分防腐剂(如苯甲酸钠、尼泊金酯类)具有一定生物抑制性,需评估其对微生物的影响。
灌装与包装环节虽不直接参与反应,但却是废水产生量较大的部分。灌装机、管道、储液罐及瓶体在每批次生产前后均需进行CIP(在线清洗)或人工冲洗,清洗水中含有微量药液、糖分、清洁剂及消毒剂(如次氯酸钠、过氧乙酸),pH波动较大,且因清洗频繁、水量集中,易形成短时高负荷冲击。此外,地面冲洗水混有洒落药液、清洁剂及包装碎屑,虽浓度较低,但水量不可忽视,需纳入整体收集系统。
实验室质检、器皿清洗及纯水制备系统的浓水也构成辅助废水来源。其中实验室废液成分复杂,可能含标准品、有机溶剂或强酸强碱,需单独分类收集;而纯水机制备过程中产生的浓水虽无毒,但含盐量较高,通常与其他低浓度废水合并处理。
针对口服液生产废水高有机物、含抑菌成分、水质波动大的特点,在口服液生产废水处理过程中可以先通过物化法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后,再进行生化处理,末端可根据环保要求选配活性炭吸附或臭氧氧化保障达标。
广州漓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类工业废水治理19年,能够根据口服液产品特性与排水规律,提供稳定、效率高且合规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如果您也有口服液生产废水处理的需求,欢迎咨询漓源环保工程师。漓源环保工程师联系电话:辛工:13580340580 张工:13600466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