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米加工废水如何处理
标签:食品废水处理
大米加工废水主要来源于稻谷浸泡、清洗、脱壳、碾米及设备冲洗等环节,具有高悬浮物、高有机物、易酸化和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
大米加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米糠、碎米、淀粉颗粒和植物蛋白,导致COD和SS浓度高,尤其在浸泡和初洗阶段,短时间内排放的废水中有机物负荷尤为突出。这些细小颗粒物易在管道和池体中沉积,造成淤积和堵塞。同时,高浓度的淀粉和可溶性糖类在常温下易腐败,导致废水迅速酸化,产生酸臭气味,不仅影响厂区环境,还会抑制后续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处理效率。此外,大米加工多为季节性或批次作业,生产集中,排水不连续,高峰期水量大、浓度高,间歇期水量小甚至无水,对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和运行稳定性提出挑战。
针对此类废水,通常采用多级协同的大米加工废水处理流程以实现稳定达标。先通过格栅拦截稻壳、米粒等大颗粒杂质,防止后续设备堵塞,并进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的充分均衡,缓解因间歇生产带来的冲击负荷。预处理阶段普遍采用初沉池、旋流分离或气浮技术,优先去除米糠、淀粉等高浓度悬浮物,大幅降低进水负荷。其中,初沉池可有效沉淀大部分可沉降固体,减少后续处理单元的污泥产量;旋流分离器适用于去除密度较大的淀粉颗粒,回收部分资源;气浮则对细小悬浮物和乳化油有较好去除效果,提升出水水质。
完成固液分离后,废水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由于废水中有机物以可生物降解的碳水化合物为主,可生化性较好,常采用“水解酸化+好氧”或“厌氧+好氧”联合工艺。水解酸化可将大分子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有机酸,提高可生化性,并为后续好氧处理创造有利条件。若有机负荷较高,可优先采用UASB或IC等厌氧反应器,降解COD并回收沼气,用于厂区供热或照明,显著降低运行能耗。好氧段则选用SBR、接触氧化或活性污泥法,进一步降解残余有机物,确保出水稳定达标。对于出水要求较高的企业,可采用MBR膜生物反应器替代传统二沉池,其固液分离效果优异,出水清澈,可直接用于厂区绿化或设备冲洗。
广州漓源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专注于各类工业废水治理19年,具备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技术实力,能够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效率高、稳定、经济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实现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如果您也有大米加工废水处理的需求,欢迎咨询漓源环保工程师。漓源环保工程师联系电话:辛工:13580340580 张工:13600466042